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的当代价值何在?,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的当代价值何在?

潘小七的悠闲生活 2025-10-31 阅读:58730

 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29日电 (陶拴科)今年是汉代织锦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发掘出土30周年,曾经参与发掘的考古工作人员近日重返现场,分享这件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记忆。

  昔日考古发掘队员重返尼雅遗址

  10月下旬,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已进入深秋。1995年,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在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,30年后,当年参与尼雅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的队员们再次进入尼雅遗址。
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的当代价值何在?,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的当代价值何在? 尼雅古城遗址。陶拴科 摄

  进入尼雅遗址的道路蜿蜒曲折,路面凹凸不平,不时尘土飞扬。抵达现场时,昔日发掘遗址区域已被风沙部分覆盖,形成新的沙丘。

  看着眼前场景,当年的考古队中方队长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岳峰很是感慨,回忆起当年情景时依然记忆犹新。他说:“当时一打开棺盖,五彩斑斓的织锦马上映入眼帘,那鲜艳的蓝色、白色、红色、黄色和绿色,让人瞬间震惊。织锦上还清楚地绣着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’八个大字。”

  该锦护臂长18.5厘米、宽12.5厘米,是中国考古界的“明星国宝”。在织艺上,锦护臂采用每平方厘米220根经线的高密度提花技术,织有凤凰、麒麟、白虎、祥云等吉祥纹样,代表着汉代制锦工匠的顶尖水平,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体现了古人非凡的技艺和智慧。

  岳峰说,锦护臂采用矿物和植物染料,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极干燥环境,色彩得以保存近2000年。“五星”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认识与理解,象征着吉祥与希望,“东方”指的是东面的空域,“中国”则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指中原区域。铭文不仅展示了汉代对天象的理解,也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,指向先秦时期的重要天文事件“五星聚”。

  “过去三十年中,多学科的研究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这件锦护臂的珍贵,尤其是实证了早在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就对西域地区实施了行政管辖。也从天文学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宇宙观,从考古学的角度则证明了汉朝与边疆地区保持着紧密联系。”岳峰说。
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。阿卜力克木·依卜拉依木 摄

  连接千年文明与文化自信

 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尼雅河下游,正是《汉书》中提到的精绝故城旧址。其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,直到四世纪左右逐渐消失在沙海之中。

  1994年,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中日尼雅遗址联合科考项目正式启动。岳峰回忆说:“1995年10月,考察队车辆在沙漠中突然熄火,队员们下车在附近探查时发现一个沙包处露出一个棺木边角和箭头。经过进一步查看发现,确认这里是一个拥有8座墓葬的小型墓地。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不被风沙侵蚀,我们立即组织人员,对这个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。”

  此次发掘,除出土备受瞩目的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外,还出土了锦被、陶器、弓箭、铜器、木器等多件珍贵文物。

  后来,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由国家文物局于当年12月22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公布,也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。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被列入禁止出境的文物名录,其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无可估量。

  岳峰说:“这件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’锦护臂已成为一个精神文化象征和符号,频繁亮相各类文化活动,成为凝聚情感、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。它不仅见证了古代各民族的交流融合,也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有力证明。”

  丝绸之路上跨越千年的文化纽带
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出土30周年,当年的考古队中方队长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岳峰发表演讲。胡礼政 摄

  岳峰认为,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之所以被誉为丝绸之路上跨越千年的文化纽带,主要是因为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背景。从考古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,这件锦护臂不仅代表了汉代高超的纺织工艺,更是丝绸之路上多民族、多文明互动的重要实物见证。

  他说,这件锦护臂是在尼雅遗址出土的,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节点,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。如今,锦护臂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历史文物属性,成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象征。同时,它体现的传统工艺精神和艺术价值,也为当代文化创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。

  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臂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物质和精神交流,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、传统与现代的桥梁。它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促进文化传承、增强文化认同上,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。

  作为汉代蜀地皇家织锦的珍贵遗存,该锦护臂出现在遥远的西域精绝故地,表明中原与边疆地区早已形成紧密联系,构建起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。(完)
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
热门文章
  • 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内地火爆上演 业者望助力行业发展,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内地火爆上演 业者望助力行业发展

    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内地火爆上演 业者望助力行业发展,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内地火爆上演 业者望助力行业发展
     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(记者 应妮)“今晚戏剧之神降临,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夜晚”,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12日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达成第50场公演,剧中扮演“阿细”的演员郑君炽如是说,语气中充满骄傲和感恩。   《大状王》由香港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,西九文化区及香港话剧团联合主办及制作,曾横扫第三十一届香港舞台剧奖,包括最佳制作、原创音乐、导演、男女主角在内十项大奖。此次内地巡演从上海开始,7月11日登台北京将连演11场。 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剧照。 (...
  • 一抹青色入夏来 “青·韵”特展亮相成都金沙,一抹青色入夏来 “青·韵”特展亮相成都金沙

    一抹青色入夏来 “青·韵”特展亮相成都金沙,一抹青色入夏来 “青·韵”特展亮相成都金沙
      中新网成都7月16日电 (记者 何浠)随着琵琶、竹笛与埙演奏的雅乐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悠扬响起,四川地区首个以文物为视角解读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大型原创特展“青·韵——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”16日正式开幕。开幕活动现场,讲解员化身天才少年王希孟为观众引路,身着宋制汉服的NPC不时与观众互动。从兰汤洗尘、焚香品茗到手工香牌制作、文化典故聆听,观众可以全方位体验宋代“礼、香、茶、艺”的雅致生活。 参观者在展陈区参观。记者王磊摄   作为国家文物局2025年度“...
  •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札萨克图刺绣: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,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札萨克图刺绣: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

   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札萨克图刺绣: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,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札萨克图刺绣: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
      中新网兴安盟7月9日电 题: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札萨克图刺绣: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   中新网记者 张玮   夏日的乌兰毛都草原上,象征美满如意的萨日朗花冠高高翘起,仿若熊熊燃烧的烈焰,微风轻拂而过,缕缕花香悠悠飘散。   “附近的草原都不及我家乡草原上的萨日朗开得炽热。”札萨克图刺绣绣娘秀云边摆弄着她手中的刺绣文创产品,边与记者聊着。 图为秀云(右一)为游客介绍札萨克图刺绣文创产品。 白领 摄   近日,记者走进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的萨日郎...
  • 正青春正时尚!广东推动粤剧“破圈”拥抱年轻一代,正青春正时尚!广东推动粤剧“破圈”拥抱年轻一代

    正青春正时尚!广东推动粤剧“破圈”拥抱年轻一代,正青春正时尚!广东推动粤剧“破圈”拥抱年轻一代
      中新网广州7月4日电 (程景伟 张跞乐 杨佳)“广东粤剧院秉持着‘粤剧正青春’的理念。”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日前结合自身戏剧研究经验,以粤剧《白蛇传·情》《谯国夫人》《红头巾》《最是女儿香》等剧目为例,系统阐释“以青春语态重构经典”的理念。   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、广东粤剧院承办的“2025年全市中小学粤剧提升交流活动”日前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办。来自广州市各区的80余名中小学艺术教师齐聚一堂,探讨粤剧艺术与校园教育的融合路径。张晋琼为教师们开展了《粤剧也时尚》主题讲...
  •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|中国电信成功举办“共筑AI底座 智领工业未来”发布会

  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|中国电信成功举办“共筑AI底座 智领工业未来”发布会
    9月20日-23日,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。本次大会以“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”为主题,举办多项重大活动。中国电信受邀参加本次大会,成功举办“共筑AI底座 智领工业未来”专场发布会,并在大会展区设置“AI赋能 智造未来”为主题的展馆,集中展示了中国电信AI赋能千行百业的最新创新成果。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,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总经理李新颖受邀出席大会开幕式暨主旨论坛。 “共筑AI底座 智领工业未来”专场发布会 大会期间,中国电信举办了“共筑AI底座 智领工业未来”...